聚焦问题 研无止境 —— 研讨角色区环境创设、材料投放及游戏实施的现状并反思
日期:2024-09-30 16:19:35  浏览量:0

角色游戏环境作为幼儿自主探索与游戏活动的空间依托与支持,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在认知、语言、情绪、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盛幼教师发现对当前角色区空间狭小、材料投放层次不够、幼儿自主参与性不强等问题越发明显,生成了一场带有问题式的“沉浸式”教研......

问题为墨,绘智慧。9月29日,由各年级组长领航,携同小组成员,针对各年龄段游戏开展的实际情况及核心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调研与分析,共同探寻优化与改善的策略。小班组问题:角色游戏区的空间容纳性较小?中班组问题:材料投放的适宜性不够?大班组问题:环境创设中,幼儿的参与性不够?

活动中,各组基于不同的问题,研讨了不同的调整策略:小班组:1.打破空间的局限。教师要对活动室的整体空间有全面的了解,明确活动室内不同位置适合游戏类型,结合幼儿园已有资源和各个区域游戏的特点,从整体出发,充分利用室内空间与公共区域扩大角色游戏区。2.打破数量的局限。可以考虑化3为1,扩大做优1个娃娃家,使其成为一个集厨房、卧室、卫生间、书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每个房间都将设计不同的活动,为孩子们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游戏体验。中班组:1.关注儿童视角。教师要根据儿童的期望与角色游戏主题的需求投放材料,注重儿童期望,与儿童共同参与材料的选择和制作。2.投放低结构的材料。低结构材料可以实现一物多用,儿童在角色游戏区借助低结构的材料可以实现多种角色的表征,发挥材料的最大价值。.3.有层次地投放材料。儿童的兴趣易转移,难以对一个主题的角色游戏长期保持兴趣,教师要及时发现儿童在现有主题游戏中萌生的兴趣点,避免一次性将所有材料投放到角色游戏区。大班组:1.善于倾听。教师作为儿童心声的倾听者,要对儿童的语言表达方式具有高度敏感性,对儿童的观点做启发性地回应,使儿童参与创设自己喜欢的角色游戏区环境,同时教师可以从儿童的想法中受到启发,突破角色游戏区环境创设的思维定式。 2.鼓励表达。教师要鼓励儿童用多种表征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口语表达、绘画、建构等亦是反映儿童内心想法的重要途径。教师还要引导儿童用语言表达作品的内容、游戏的内容等。  3.充分挖掘。儿童是有潜力的,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实现儿童参与角色区环境的创设,教师要弱化自己的权威,放手让儿童做才是关键。教师应相信儿童有能力完成力所能及的事,给予儿童参与环境创设的机会。

通过本次深入而细致的教研活动,不仅加深了对幼儿角色游戏创设重要性的认识,还共同探讨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系列挑战及应对策略。从环境创设的精心布局到材料投放的巧妙构思,再到游戏实施过程中的灵活引导,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无限的教育智慧和创意空间。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