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吴江区域课程游戏化建设专家指导第二组第四次活动在盛泽幼儿园举行。苏州幼专张晗教授携15所幼儿园80余名教育工作者,以“生活活动持续观察”为切入点,共探“从看见儿童到看懂儿童”的教育实践密码。
首先,专家团队走进“春韵”主题户外活动现场,通过户外运动、弄堂探秘、韵染区互动等沉浸式观察,捕捉幼儿在春日情境中的真实学习样态。盛泽幼儿园王春红园长表示:“我们以春风为序曲,用观察作笺注,在生活细节中解码儿童成长。”
接着,组内五所幼儿园代表围绕“生活活动持续观察案例”展开交流和分享:盛泽幼儿园许彬君通过梳头区工具革新(发饰分类架、发型图鉴)与“发型设计师”游戏促进幼儿手部精细动作发展;天和幼儿园沈凡运用“睡前六步自查表”和午安故事电台缩短小班入睡准备时长;震泽幼儿园沈燕婷创新“穿衣任务卡+魔镜反馈系统”,配合家庭打卡机制助力自理薄弱幼儿两周内获评“自理小标兵”;八坼幼儿园王明怡设计的动态难度积木签到矩阵(颜色匹配→造型创意)使签到完成率从61%跃升至88%;七都幼儿园许圣贤通过“音乐信号+分组通关”模式优化过渡环节,幼儿排队效率提升50%并自主设计出“彩虹通道”等管理工具。
最后,张晗教授认真聆听了各园的交流分享后,对本次活动提出了关键指导:1.目标导航:每个生活环节需锚定3-4个核心发展指标;2.观察进阶:采用“问题树”记录法,形成“策略调整-行为对照-经验迭代”观察闭环;3.增量可见:建立《幼儿发展增量档案》,可视化呈现阶段成长轨迹;4.经验迁移:提炼“1个工具包+3种实施路径”的共性支持策略。
本活动标志着吴江区“观察赋能2.0计划”正式启动。据悉,该计划将搭建跨园观察案例库,开发《生活环节发展性评价指引》,通过每月“观察工作坊”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正如张晗教授所言:“持续观察是教育的慢艺术,我们要做时间的朋友,在寻常处见证破茧成蝶的奇迹。”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快乐钻爬,健康成长 ——小班钻爬比赛活动